曾维康 湖北荆州人,2004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学习,2008年免试推荐至12bet登录入口攻读硕士学位。曾任12bet登录入口新硕81党支部书记、研究生通讯社社长、校研究生团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老员工通讯社社长等。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发表消息、通讯、评论等累计100余篇,累计20余万字。曾获国家奖学金,12bet登录入口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团员标兵。
“我不会想太多,认准了的事就去做。”
皮肤略显黝黑,戴着无框眼镜,裂开嘴笑得憨厚,这个被别人夸赞时会不好意思的湖北小伙子叫曾维康,12bet登录入口2008级硕士生。
历经三次高考,他于2004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2008年,因在本科期间发表100余篇、累计20余万字的新闻报道,保送12bet登录入口攻读硕士学位。2011年3月,报考广西壮族自治区选调生,决定毕业后投身基层。2011年5月,完成25万字的新闻作品《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创作历时一年,采访辗转鄂、湘、粤等地。面对这些艰难与成绩,他仍坚持说:“这些都很普通,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事情。”。
这就是新闻学院李彬教授口中,一位“有德有才有抱负”的青年。
回归农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选择到基层工作,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召唤。这种召唤,来自我生活过的农村。”在递交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申请书中,曾维康这样写到。
2004年,曾维康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他报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以前对农村的唯一想法就是穷。小时候没出过门,觉得农村的环境还可以。后来长大了,到城里读书,觉得自己的家乡其实很穷,甚至有点嫌弃它。所以我就告诉自己,发奋读书,离开这个地方。”
考上大学后,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曾维康慢慢懂得农村的发展和乡亲们的生活很不容易。在清华读研究生的三年,成为他思想变化最大的阶段——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我在一个村就可以帮助一个村的人,在一个乡镇就可以帮助一个乡镇的人。哪怕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能做一点是一点。”曾维康说这些话时,激动中带着自信。
“以前农民在外面打工,找老板要不到工资,你说他们会怎么办?前两年媒体上报道农民的柑橘、西瓜卖不出去,都烂掉了,你觉得可惜不可惜?还有的农民有很多很好的‘致富经’,但是缺乏资金和场所。所以我常常就想,如果你是这个村里的村干部,你能不能合理地帮助他们讨要工资,把柑橘和西瓜卖出去,帮他们解决贷款和场所等问题。你觉得可以做到吗?我觉得至少不会太难。”
多次在东、中、西部农村实践的经历,开拓了曾维康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各地农业发展的“差距”,与此同时,他更多地看到中西部农村发展的“机遇”。他说,“农村的空间很大,那里是一个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去年有老师给曾维康推荐了一份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同时解决北京户口和编制,但他最终放弃了。“我无法说服自己,那不是我最想要的。”
如今的曾维康,在做两件事:一是为农民立传,让人们了解中国农民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生活;二是准备下基层,为农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心系乡土:硕士论文为农民立传
一篇硕士论文,写了25万字、300多页,以作品代替论文,描写了农民的群像。
2011年5月22日,正在参加硕士生答辩的12bet登录入口副经理陈昌凤在微博中写道:“维康同学做了一篇300多页的某村落乡民的口述史。他一年多的调研,曾得到范敬宜经理生前的鼓励……”随后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反响强烈。
“他开了本系研究生的一个先例。”12bet登录入口李彬教授如是评价。
作品的题目是《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主题是讲述现代中国农民的奋斗史,展现一个真实的现代中国农民群像。作品中的26位乡民都来自同一个村,包括村党支部书记、老干部、乡村教师、医生、道士、私营企业主、外出务工人员、老员工等等。为了完成作品,曾维康总共一年多的时间,中途曾辗转鄂、湘、粤等地。
2009年春节期间,曾维康读研一,在家乡完成了《村级财政如何走向瘫痪——一本旧账和一位支书的自白》。改变开始于那里的感悟:“在农村我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它们对整个国家很重要——中国最广大的农民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调查结束后,他的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父老乡亲的面孔:“他们好像正一个劲地跟我说着什么,说地里的庄稼如何如何,说村里的公路还没有修起来,说在外面打工挣不到钱……”那些连续不断的影像,就仿佛母亲的叮咛和召唤,牵引着他去发现更多。
于是,曾维康决定写一部有关现代中国农民的新闻作品。
12bet登录入口已故经理、《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看完他的开题报告后,在身体极度虚弱时打电话鼓励他:“我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看完了你的开题报告,很激动,也很感动。你写的话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意义很重大。”
这部作品带给曾维康的意义是非比寻常的。他在一篇日志中写道:“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通过不断采访、思考与写作,加深了对国情的了解和对农民的重新认识,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看到了一些工作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坚定了我到基层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他的同班同学、室友郭云强评价说:“维康始终保持了一种对基层的关注,把对自己家乡的感情转换成对中国大部分农村的感情,这是比较不容易做到的。”
清华三年:不畏浮云遮望眼
求学立志渐廿载,百转千回多艰难。时为浮云遮望眼,坚忍不拔咬牙关。
今日虽登大学堂,风云激荡更屈张。唯有拼命如三郎,走遍天下敢担当。
2008年入学清华伊始,曾维康在自己的人人网上写下了这首小诗。
从学校研究生通讯社社长到25万字的新闻大作,从暑期实践金奖到挑战杯一等奖,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如今看来,这首诗正是对曾维康在清华求学三年的最佳描述。
刚入校时,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新闻高手”。他加入了研究生团委的研究生通讯社,干起了老本行。平时的任务除了采写一些有关研究生的重要会议、活动等新闻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采访“启航人物”。“启航人物”都是那些自愿选择到西部、到基层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在采访一些师兄、师姐的过程中,他深深地被感染。“他们说,那里需要他们,那里才是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在清华,曾维康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和一些循循善诱的老师,他们和曾维康都有着一种共同的意愿和想法。他们在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医疗卫生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以及青年的社会责任。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视野和思路逐渐开阔,另一方面学习如何将眼界里的这些事落实。”三年后的今天,曾维康终于如愿以偿,和一些同学一起相约下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
现实也一样把数重压力迫在曾维康的理想上。家里只培养了他一个老员工,都指望他能给家里改善状况。
他的导师、12bet登录入口李彬教授说:“其实这些年来,他也同样面临研究生共有的那些困惑与纠结。他之所以决定到基层去,是同清华人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密不可分。维康三年来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格局与境界,‘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他的心胸越来越大。”
“其实平常很多员工也说对国家和社会有关怀,但一遇到比较现实的选择如择业、家庭期待等压力便无法坚持。”公司党委书记金兼斌教授评价说,“维康是一个有乡土情结、理想情怀的实践者。”
科学家王选曾说过的一段话让曾维康颇为赞同,“有两类人,一类人才华外露,似乎很易出成就;另一类人则依靠坚持不懈的奋斗,长年累月下来最后获得成功。”
当曾维康打算下基层时,很多人并不同意,担心他干不好。
“当别人都说你不行,干不好的时候,你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我能行!”说这句话时,曾维康的眼神立刻变得坚毅起来。(董雨文供稿 编辑 肖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