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纷繁复杂、热闹非凡的中国银屏,六月底七月初,终于有机会在英格兰北部的曼彻斯特静静地看了一个星期的纪录片。半躺在影院里,与银幕上不同肤色的人进行深入的交流,试着理解他们的生活、情感甚至思想,渐渐地自己也平静下来,融入了那些纯净的影像。
由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主办的国际人类学电影节,始于1985年,从1990年开始正式变更为两年一届并延续至今,到今年正好是第十届。每一届电影节都是由某个具有相关专业的大学举办,牛津、剑桥等名校都在这个序列当中。作为今年的东道主,曼彻斯特大学格林纳达影像人类学中心曾经承办过1990与1992两届电影节,今年是他们第三次做东。
本届电影节一共放映了78部风格迥异的影片,竞赛单元的影片分别角逐皇家人类学会电影奖(RAI FILM PRIZE),巴希尔赖特奖(BASIL WRIGHT PRIZE),物质文化与考古电影奖(MATERIAL CULTURE AND ARCHAEOLOGY FILM PRIZE),布莱克维尔员工电影奖(BLACKWELL STUDENT FILM PRIZE),非物质文化电影奖(INTANGIBLE CULTURE FILM PRIZE),此外有一些影片参与特殊兴趣单元的展映。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电影节有史以来第一次设立中国电影单元,取名为中国日(CHINA DAY),集中展映近年来13部优秀的中国纪录片。
最终,讲述旅居伦敦的一对印度姐妹与依然在印度的新郎之间截然不同的婚姻结局的影片《每一个美好的婚姻都从眼泪开始》(EVERY GOOD MARRIAGE BEGINS WITH TEARS)获得了皇家人类学会电影奖(RAI FILM PRIZE)。影片以文化冲突为背景,以个性冲突为主体,让人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竞争,个体与家庭的纠缠,作为纪录片,她用真实向我们呈现了全球化时代世界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样性,这些不是晚间新闻中的惊耸事件,而是每一天都在发生的生活,正像这部影片的题目《每一个美好的婚姻都从眼泪开始》,她讲述的是“每一个”。
巴希尔赖特奖(BASIL WRIGHT PRIZE)由《中学景象》(SCHOOLSCAPES)与《一只死羊的37种用途》(37 USES FOR A DEAD SHEEP) 这两部影片分享。其中《中学景象》是澳大利亚著名人类学纪录片导演大卫·迈克道格(DAVID MACDOUGALL)2007年新作,迈克道格一直把镜头对准印度南部的一些中学,并以此为题材拍摄了系列纪录片。在《中学景象》中,我们看到是一种全新的影像风格,整部影片是由一个长镜头加一个长黑场的序列组成,全片没有镜头与镜头的组接,每一个场景就是一个长镜头,长镜头与长镜头之间由较长的黑场作为间隔,没有了任何蒙太奇的因素,观众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拍摄对象身上,同时这种简单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说阿巴斯的影像给人以纯净的感觉,那么《中学景象》就给人以至纯至净的感觉,在这里你有时间去关注作为背景的花花草草,甚至无形的风。
物质文化与考古电影奖(MATERIAL CULTURE AND ARCHAEOLOGY FILM PRIZE)颁给了《板岩生活》,该片记录了尼伯尔一群靠采岩石板为生的人的艰辛生活。布莱克维尔员工电影奖(BLACKWELL STUDENT FILM PRIZE)颁给了《索娜和她的家庭》(SONA AND HER FAMILY),该片记录了斯洛伐克东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索娜与她的丈夫生有15个孩子,他们毫无节制的生育不仅使家庭陷入困境,并且也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影片有眼泪也有欢乐,有抱怨也有希望,该片的结尾索娜又怀孕了。由于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个性鲜明的主人公,该片还在观众投票中获得了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作为一部员工电影实属难能可贵。非物质文化电影奖(INTANGIBLE CULTURE FILM PRIZE)由VJESH/SINGJING获得,VJESHET是一种阿尔巴尼亚民歌,它们从母亲传给女儿,讲述500多年前阿尔巴尼亚人逃亡到意大利南部寻求庇护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中勇敢而有讽刺意味的女人们。
本届电影节最后一天的压轴大戏是第一次设立的中国电影单元,中国日(CHINA DAY),这个单元的创建在于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位副董事长对中国的好感与热情,他鼎力支持了中国纪录片的这次集中放映。在13部影片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张以庆的《幼儿园》、孙增田的《祖屋》,周兵和许欢的《故宫》,还有像许蓓的《进城》,杨蕊的《毕摩纪》,以及我和员工集体创作的《大肆》等等,其中《毕摩纪》只差一步就可以获得巴希尔赖特奖(BASIL WRIGHT PRIZE),但是想想能与大卫·迈克道格(DAVID MACDOUGALL)2007年新作《中学景象》(SCHOOLSCAPES)一决高低也算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褒奖,因为别人毕竟是几十年如一日呆在印度观察、研究与拍片。当然,整个中国单元最大的贡献是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了当今的、真实的中国,这些是他们在那些主流影院上映的“中国大片”中所无法获得的,他们在观影时的眼神与观影后的问题都清晰地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不解与误解都在这些影片中,在与中国导演的交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这些改善无法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因为它们是经由真实的纪录片所获得的。因此,否应该在“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中,把纪录片当做重要的一环加以考虑,因为在西方,纪录片的价值有时候更大,影响更深远,更容易入我们一直期盼的主流。
电影节期间,我无法分身去看完所有的78部影片,所以把重点放在了主放映厅的竞赛单元上。作为人类学的电影节,随着社会的变化,影片的内容与形式都已经不是那么纯粹“人类 学”了,但是“人类学”这三个字对影像的影响却无法消除。无论是拍摄了几十年的老导演,还是初出茅庐的员工导演,影像总是给人以纯净的感觉,包括特殊兴趣单元的对同性与变性对象的呈现都给人以自然的美感。我无法肯定是单纯的影像给了我纯净的感觉,还是安静的英格兰北部的曼彻斯特,这个英国人心目中巨型的、吵闹的城市给我提供了外部环境,或者是混合的、多元的因素共同作用,总之我平静地半躺在影院里度过了简单的几天。
从早到晚的观影,又把一些新的形象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对我个人而言,当故事片放映结束的时候,开启的影院灯光往往宣告了银幕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消失,而纪录片则不同,因为纪录片中的人物与我一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物理空间把我们相互隔开,但他们的命运依然为我牵挂,所以我经常会想起那些纪录片中的人物,想知道此时此刻他们在干些什么,想知道此时此刻他们可否一切安好?
电影节结束了,参展影片会在影像图书馆中继续供人们观赏,而所有“中国日”的影片会于11月份在大英博物馆再次展映,以期有更多的公众可以借此了解中国。而我回到了热闹的北京,希望那种安静能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作者为12bet登录入口讲师 ,摘自《中国电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