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鴻]謝晉是一個時代的標志

日期:2008-10-23来源:12bet登录入口jc信息员 浏览量:

(謝晉去世后,書房的書架上擺著他生前的照片。鈕一新攝)

10月18日,謝晉先生去世。作為德高望重的一代電影宗師,他留給我們無限的思念與思考。

從上世紀50年代的《女籃五號》到60年代的《紅色娘子軍》,從80年代的《芙蓉鎮》到90年代的《鴉片戰爭》,甚至是70年代那個特殊時期拍攝的《春苗》,謝晉電影都是那個時代的標志性作品。即使是在1998年,一項調查顯示,仍有25%的觀眾選擇謝晉為自己“最欣賞的國內導演”,而且位列第一。

一方面是如此漫長而“輝煌”的跨度時間,一方面是如此廣泛和深遠的受眾空間,這使得謝晉和他的電影成為審視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電影必須面對的話題。

謝晉在中國電影史上的意義,也許並不在於他創造了一種傳統,而在於他繼承和發揚了一種傳統,一種將倫理喻示、家道主義、戲劇傳奇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政治倫理情節劇”的電影傳統。

文藝評論家柯靈曾經指出,“鄭正秋逝世表示了電影史的一章,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另一章的開頭。”兩人劃分出了中國的第一代導演和第二代導演。從20世紀20年代鄭正秋拍攝的“教化社會”的“家庭倫理片”《孤兒救主記》,到30年代蔡楚生的《漁光曲》、袁牧之的《馬路天使》,再到40年代湯曉丹的《天堂春夢》、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沈浮的《萬家燈火》,都將家與國交織在一起,將政治與倫理交織在一起,將社會批評與道德撫慰交織在一起,通過個人和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關注中國現實,提供精神撫慰。而謝晉正是這一傳統鏈條上的第三代承傳人。謝晉延續了一種精神傳統,開啟了一個時代,也創造了一種模式。這既是他生命個性和藝術個性的選擇,更是“歷史”和“時代”的選擇。每個人也不可避免有著自己的局限性,但就謝晉來說,這種局限,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歷史與時代的。

大浪淘沙、逝者如斯。半個世紀以來,有誰比謝晉更悲天憫人,有多少影片比謝晉電影所表述的歷史更深刻?我們完全可以說,謝晉是“謝晉時代”的一座高峰。(作者尹鸿为12bet登录入口副经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10月21日)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