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将文化产业称作“创意产业”,强调创意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分类。这种提法及分类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英国创意产业的定义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个定义,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被确认为创意产业;此外,旅游、酒店、博物馆和艺术馆、文化遗产以及体育,也被认为与创意产业有密切的经济联系。
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与管理体制
英国创意产业年平均产值接近6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左右,超过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创造的产值。创意产业也是英国容纳就业的第一大产业,1997—2006年,创意人群从156.9万人上升至190.6万人,平均年增长2%;2007年进一步增至197.8万人,增长率达4%;2010年下半年,创意人群总数接近230万,已与金融业规模相当。从企业规模来看,英国创意产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2009年创意产业中规模在1—10人的企业占94%,规模在11—49人的企业占4%,规模在200人以上的只占1%。中小型企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英国创意产业管理体制分为中央政府的纵向管理与地方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横向管理。国家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是创意产业管理的核心部门,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和地方行政部门也承担重要的管理职能。与英国政治体制相契合,政府在创意产业管理上秉承保持距离、适当分权、专宽兼备的基本原则,通过制定各类规划和法律,对创意产业加以规划和引导。
英国政府创意产业管理的突出特点是按照“大文化”概念,改革政府文化管理机构,合并管理职能,扩大管理范围。梅杰政府1992年上台之后,就将原先分散隶属于艺术和图书馆部、环境部、贸工部、就业部、内政部、科教部等6个部门的文化职责集于一部,成立国家文化遗产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文化艺术、文化遗产、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图书出版、园林古迹、体育和旅游等事业,并将文化大臣升格为内阁核心成员。布莱尔政府于1997年将此部更名为文化、媒体和体育部,使该部成为英国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政府管理部门。
2008年,“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商业、企业和管理改革部”以及“创新、大学和技能部”共同颁布《创意英国》报告,涉及教育、技能、创新和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广泛论述了政府在推动创意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卡梅伦联合政府上台后,成立了创意产业委员会,委员会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投资者、专家学者等组成,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与咨询,委员会于2011年7月中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为了在不增加政府负担的情况下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英国政府于1994年开办国家彩票,其总收入的28%用于资助诸多文化创意项目。这部分资金和其他相关税收、金融优惠政策一起共同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使一批重大创意产业项目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能为创意产业提供约相当于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家投入。
英国创意产业政策的特点与趋势
英国创意产业管理体制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管理理念、政策制定、人才培养、资本筹集等方面。从最新的政策走向上看,未来几年,英国将更加重视创意产业对创意经济的带动作用、数字化为创意产业提供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创意人才对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些政策特点与趋势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超越创意产业的“创意经济”。2008年2月,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了《创意经济报告》。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发布了《超越创意产业:英国创意经济发展报告》。两份报告的核心都是创意经济,强调了创意及创意产业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其实,英国政府2006年就正式采用“创意经济”一词,目的是更好地把握创意产业对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超越创意产业》指出,创意类职位收入高于平均收入,产业外就业人数多于产业内就业人数。现在英国创意产业就业统计中,同时关注创意产业之内和创意产业之外的创意人群已是惯例。目前,创意产业是英国经济最为重要和最具活力的部分,创意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因此,英国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重视创意及创意产业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超越创意产业,发展创意经济。
“数字英国”的数字化发展。过去十多年,与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相关的行业发展迅速,在创意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对愈发繁盛的数字化趋势,创意产业成为英国迎接数字时代的重要旗帜。2009年发布的《数字英国》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数字时代,将英国打造成全球创意产业中心,在清晰公平的法律框架的保护下,扩大数字内容的传播范围,包括公共服务内容。作为英国政府规划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文件,《数字英国》为创意产业定下了数字化发展的基调。依据规划,在未来的几年中,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和互动内容将在英国获得更大发展;创意产业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将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将限制非法下载等内容使用方式,以便保护创作者、平台主体、发行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创意人才引领的“创新国家”。创意产业对英国经济和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有可能在刺激经济领域创新上发挥作用。创意人群中一部分人集中于创意产业内,更多人则处在创意产业外,在更为广泛的创意职位上推动着经济发展。然而,创意人才匮乏、创意人才培养与需求的错位、创意管理技能的缺乏,都困扰着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此,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和其他政府部门多次发布人才培养报告与规划,为创意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这方面,英国未来几年将会采取的发展举措包括:为所有孩子提供接受创意教育的机会;向员工传授适应创意产业需求的工作技能;为年轻人提供在创意部门工作的机会;开辟新的技能培训基地;促进各个学习阶段彼此间的衔接等。
“后危机”背景下的“去政府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英国政府被迫减少对创意产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多家创意产业公共机构被合并或关闭。这意味着,如果要生存下去,创意企业必须去寻找新的合作机构和新的资金来源。从目前来看,英国政府为了解决国债问题,减少了对艺术、博物馆等公共部门的资金资助。但是由于政策鼓励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基金比以往有较大增长,创意产业在经济总体中的比重也在稳步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创意产业对市场的利用进一步加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创意产业可以借此机会摆脱对政府的依赖,运用产业自身的力量发展壮大,在产业内部生成新的活力。
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
英国政府重视政策对创意产业的引导作用,成功地将英国发展成创意产业大国。英国创意产业政策的制定原则和方式,对其他国家发展创意产业也具有启示与借鉴价值。
将解决现实问题与发挥地方优势结合起来。英国伦敦SOHO和曼彻斯特的创意产业,最初是衰落工业区和文化艺术结合的产物。经过多年工业化发展,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进入稳定阶段,部分工业区甚至衰落了下来。面对这种情形,英国政府发挥自身的文化艺术优势,倡导创意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这种做法,一方面打破了经济衰落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让自身的文化创意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利用。
全面清晰的产业描述是政策制定的坚实基础。英国创意产业一直非常重视描述产业状况。1998年和2001年的两份发展报告是英国创意产业政策的基石,后来的各种政策都注重将报告中描述的产业状况和提出的问题纳入政策思考当中。注重数据、注重对象发展状况的做法,一直贯穿于英国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之中。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在清楚了解对象的前提下,政策制定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适度整合管理部门,统一协调文化政策。英国创意产业的规划和管理部门一直较为集中,产业政策在一个机构的统一管理下制定完成。适度整合管理部门,统一制定文化政策,可以提高政策的实际效率。
政策支持注重发挥个体的主动性。英国政府不办文化、只管文化,不直接参与、靠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英国文化机构采用“三三制”的资本结构方式:1/3的投入来自政府;1/3来自社会资金,比如彩票和其他社会捐助;另外1/3来自组织自身的商业活动,如门票、场地租用费等。“三三制”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既提供发展空间与条件,又留有压力和风险。这种政策引导方式,要求个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找机遇、挖掘资源、开拓市场,从而将政策和资本的效率发挥到极致。
重视创意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创意产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对创意型、创新型人才要求较高。因此,英国创意产业一直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并制定了长期、系统的创意人才培养规划,为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创意产业政策受政治影响较大,各届政府之间的政策一致性差,彼此不协调,进而会对产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发挥专业咨询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英国各类专业咨询机构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分析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的数据、咨询或培训。无论是创意产业政策制定、投资选择、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各类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
(作者熊澄宇教授为12bet登录入口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