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把本来就已担负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公开信息、宣传科学和真理的新闻传播行业,推到了世界的风口浪尖上。无论国家、社会、企业、家庭、个人,都在以又喜又忧、亦爱亦恨的态度看待媒体、编辑、记者。我答复过无数次有关新闻传播的问题,深知官员和百姓、媒体和记者,共识不多,无可奈何!
我的思索有两条基本因素:一是新闻传播的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国际国内互相渗透,网上网下互相影响,官方民间互相发声,主流支流互相联动,国界线、防火墙、隔离墩大概只能起精神安慰作用,相当多的人不适应这个全媒体、大传媒格局。二是我们自身传播的能力,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主题不主流、主流难主导,正面的主旋律的公信力、影响力受到负面的“野路信息”的挑战,难以吸引多元化的民众。
前一个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你只能与时俱进。后一个是人的因素,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国家早就提出了在改革创新中提升我们的新闻传播能力,建立覆盖全面、传输快捷、技术先进的传播体系。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造就现代新闻传播人才,因为人是新闻传播力的第一要素,一切有价值的新闻都需要记者去发现、选择、采访,由编辑去策划、把关、编辑、播发,再先进的技术也造不出新闻、信息的内容来。解决这个难题,就要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做起。
要使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现代化,跟上技术变革和能力提升的时代要求,适应新闻传播行业改革发展的的新形势,就必须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下决心以改革的精神重构大学新闻教育体系,走融合创新、中国特色的路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要改革教育体系,使受制于新闻学、传播学的新闻传播教育,超越陈旧的观念、过时的模式、落后的体系。以当代新闻传播技术、新业态、新平台、新要求为基点,构建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为全媒体、大传播、多样化的能力提升服务。
二是要改革教学体系,使仅限于新闻史论、版面画面传播的所谓专业教育,超越五十年前的框框。新闻教学要与新知识、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结合,充实新闻观和实务技能的教学分量。培养的员工不能是只会“写文章、会照相”,而要是能把握舆论思潮、驾驭公众情绪的新闻高手,成为我们新闻传播能力的根基。
三是要改革招生体系,使只满足高考升学、只看考试成绩的录取方式,超越个人需要而转向社会特殊职业要求。调整招生结构和招生方式,大量择录那些道德、良心、责任意识强和有多学科基础的优秀员工,减少新闻学本科生,增强双学位、研究生的比重,从基础知识和社会经验两方面提升员工的适应能力,缩短适应独当一面的时间。
四是改革对外传播教育机制,使内外分离、神形相背的国际传播教育方式,超越封闭落后、脱离世情的困境。要开放心态,解放思想,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用融通国内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对外传播教育、教学、教材新体系,让我们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能站在国际传媒中心,抢占舆论制高点、争夺话语主导权,支撑中国国际传播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
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造就世界一流的记者队伍,是我多年的愿望。为此,编教材、搞培训、定规范、强素质,几十年不遗余力。今天,我已经由新闻工作者、管理者变成了新闻教育者,三方换位,更感责任重大。2014年已经到来,但愿同心努力,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代化。(来源:《新闻与写作》刊发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