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已经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本文提出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的目标是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预期、形成植根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国国家形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以变革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闻生产手段和机制、确立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学科作为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新闻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生产;新闻伦理;新闻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多次做出重要部署,尤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在当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已经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舆论生态的影响力愈发突出,已经成为执政党执政能力和国家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新闻舆论战线来说,如何建构明朗、积极的新闻舆论生态,已经成为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一、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
当代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水平、物质条件更加雄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迈上新的征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传播自主化带来社会思潮的空前多样、活跃,不同的意见聚集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同力量。在当代中国,要实现国家的伟大发展目标,必须有强大、正面的舆论支持。新闻报道形成新闻舆论,新闻舆论引导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影响社会行为。对于新闻舆论业界和学界来说,要意识到自己在推动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使命,把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作为核心目标。
1.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预期
在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发展动力缺失等问题也逐步显露。在当代中国,说好的方面,可以说出无数好的事实来;说不好的方面,也可以说出许多不好的事实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舆论工作的力量就在于能够提供给公众全面的信息,引导公众理性地看待形势,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稳定预期。
社会预期在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样的形势,不同的观察角度,形成不同的社会情绪,就会引发不同的社会反应。比如对于传统产业中的落后产能问题,从消极面看,就会认为是中国经济下滑的标志,而从积极面看,就会认为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选择,两种判断引发的社会舆论不同,带来的社会预期不同,形成的行为效果也不同。
当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心经济,社会舆论对于经济前景的信心决定了公众的消费行为,也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这种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新闻舆论的引导。当前,在全球经济下行大势下,国际上存在着“唱衰”中国经济的舆论,更需要国内新闻舆论及时矫正、引导。这种新闻舆论引导要及时、有力,既立场鲜明,又以事实说话,平衡消极舆论,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信心和稳定预期。
2.形成植根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一个社会的凝聚力从深层次上看源于全社会形成具有最大共识度的主流价值观。这种共识的覆盖面越广、稳定度越高,社会的凝聚力就越强、稳定度就越高。不容回避的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越来越强,反映在社会思潮中的对立也屡见不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价值形态差异的根子在于经济形态的差异,加之西方各种非社会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渗透,更加剧了这种多样化的价值取向。
新闻舆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对于引导全社会形成主流价值观、认同主流价值观极端重要。越是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形态,越需要新闻舆论发挥“定盘星”作用。面对喧嚣繁杂的社会思潮,新闻舆论工作的导向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这种导向应是全方位覆盖新闻舆论工作的,应是全体新闻舆论工作者应该遵循的。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吸收西方文明形成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具体来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这种价值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有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重要的在于价值观自信。对这种价值观,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坚持,善于引导,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各类新闻报道中。
3.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国国家形象
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不是囿于一国的发展,而是深度参与全球化、融入全球的发展。在全球舞台上实现中国发展,不仅需要中国的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需要文化、传播等软实力,后者集中表现为国家形象。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国际传播体系中长期的“西强我弱”局面,中国的国家形象还没有很好地在国际上树立起来,中国在国际上的美誉度与贡献度严重不匹配,模糊、负面还是许多国际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
新闻舆论工作在树立国家形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国际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可以通过亲身接触等直接渠道获得,也可以通过新闻传播等间接渠道获得,而后者是主要的方式。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功能,就是为国际公众描绘出良好的中国形象。
在新媒体时代,国内的新闻报道可以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国际的新闻报道可以成为国内舆论传播的依据。这种无国界的新闻传播格局,要求当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者树立全球视野下的国家形象意识,以具有时代感、国际化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来赢得国内外受众。中国不缺好的故事,缺的是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灵魂
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关键在于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坚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做好中国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遵循。这种遵循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导人讲话的教条解读,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的灵活运用。
立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极其重要,新闻工作者要明确“为了谁”的问题。马克思从年轻时期在《莱茵报》工作开始,就强调“人民报刊”的思想。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报刊”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原则,强调新闻工作的人民性。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为了多数人”和“为了自己”“为了少数人”的新闻选择是不一样的,坚持前者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但指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立场,更提供了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的。”①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新闻工作者要凭借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立足实践,把握大局,成为社会思潮和舆论的引领者。
当代的媒体格局下,传播速度更快,表达手段更炫,公民记者更多,新闻报道中最缺的是思想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报道者具有科学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就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提出的,“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②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③
2.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
越是复杂的社会环境,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也越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的历史阶段,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既要坚持基本观点,又要反映当代变化,做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理论和现实的统一。
新闻舆论工作要有使命观。新闻工作者担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的使命,时刻要有导向意识。
新闻舆论工作要有政治观。从近代中国新闻业诞生以来,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就极其紧密。在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的当代,试图在新闻舆论工作中保持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为了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
新闻舆论工作要有人民观。人民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立场。新闻舆论工作践行这一观念,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具体说,新闻舆论工作要深入群众,不能闭门造车;要服务群众,不能高高在上;要引导群众,不能人云亦云。
新闻舆论工作要有真实观。习近平同志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④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里,真实观不仅是报道原则,更是科学方法,即坚持用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来看待事物。
新闻舆论工作要有创新观。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带来全新的新闻传播格局,突出表现在:新闻发布的全民化,新闻内容的视觉化,新闻推送的精准化,新闻终端的移动化,新闻平台的社交化,新闻阅读的碎片化。可以说,从新闻生产到新闻接收的全流程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当代新闻舆论工作要从时度效着力,全面创新,持续创新。
三、把握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着力点
建构明朗、积极的新闻舆论生态,要做到精准有力,要从当代新闻传播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规律出发,选好着力点。
1.变革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闻生产手段和机制
在大量新技术投入新闻传播的条件下,在媒介融合不断加剧的条件下,新闻生产手段和机制应进行大变革。
运用新技术生产新闻。无人机技术的兴起带动了无人机新闻的发展,相比过去记者只能在新闻现场架起照相机和摄像机拍摄,无人机让记者有了更开阔、更灵活的拍摄视角,获得更好的新闻场景。传感器技术正在成为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而将传感器应用到新闻报道中,使得记者更快捷、更准确地获得数据,并在此数据基础上形成报道。虚拟现实技术给用户创建了逼真的虚拟世界,在报道中运用这一技术帮助记者更生动地还原事件,使受众获得“亲临现场”的浸入式体验。
推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传统的报社以单一的报纸为载体,新闻生产流程完全以报纸出版为中心,即使报社的网站也是以报纸出版的节奏为依据,而在全媒体条件下,一家新闻媒体可以拥有报纸、杂志、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屏等多终端,为此,新闻生产流程要进行改造,才能使各种媒介深度融合。
突出新闻内容的视觉化。在移动化、碎片化的新闻阅读行为中,视觉化的传播内容越来越有吸引力,一图胜千言,可视化新闻制作成为新闻生产中的一大亮点。许多原本需要大量文字表达的复杂的事实、观点等,通过“一张图看清”的方式,做到了简洁、清晰的传播。
打造移动新闻终端的制高点。以智能手机、平板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高度普及的个人配置,也成为当代公众获取新闻的“器官”。因此,围绕移动终端打造有吸引力的新闻客户端,成为新闻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
2.确立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
以自主化、微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传播,让数亿网民成为新闻人,社交媒体中网民个体的自生产、再传播成为普遍行为。自媒体增强了自我存在感,带来了自我赋权与社会赋权,粉丝量、点击率成为衡量自媒体影响力的主要标志。
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这种活跃度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这种活跃度存在行为失范的隐忧。事实上,新媒体新闻传播行为的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以及追求同步时效的特征,逐步让传统的新闻“把关人”理论失效,带来新闻传播权力的滥用,如何确立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的内涵,越来越迫切。在新媒体新闻传播中,一些核心的伦理理念应该明确树立并形成共识。
尊重客观事实。在新媒体中传播新闻,每个网民都是“总编室”和“把关人”,要对信息源和新闻事实进行判断,在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进行传播。
尊重知识产权。新闻内容作为新闻传播中的核心资源,凝结了原创者的劳动,应予以充分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新闻作品的署名权上,即凡转发新闻内容一定要注明作者及其机构名称;也体现在新闻作品的收益权上,即如果点击率带来传播平台的收益,应该与内容提供者分享。
尊重个人隐私。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既避免无意识地泄露他人隐私,更要防止滥用互联网“人肉搜索”传播、歪曲他人隐私。
尊重司法独立。要避免成为新媒体舆论场中的“道德法官”,以自媒体发表个体情绪化意见干扰司法进程。应坚持“讲事实、慎定论”的原则,尊重和维护司法体系,坚持理性传播。
尊重社会公益。新闻不仅是商品,更是公共品,要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优先目标。新媒体新闻传播不能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不能降低格调追求点击量。
尊重国家利益。新媒体新闻传播打破了国别界限,成为国际传播平台。新媒体中的传播者要有鲜明的国家立场,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坚决不传播否定、丑化中国领导人、中国政策、中国历史等新闻内容。
3.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学科
当前中国开设新闻学教育的高校很多,但从新闻舆论实践需求来看,现有的新闻教育与理论体系还有待改进。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新闻院系的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去,使新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⑤的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立足中国现实,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中国新闻舆论实践的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学科。
从理论研究上看,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作为理论背景,要以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实依据,要以指导中国新闻舆论实践的有效性作为检验尺度,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
从人才培养上看,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采写、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作为新闻教学重点,教给员工最深的思想、最新的科技和最活的表达,培养具有使命感、创新力、文化味的新一代新闻人才。
中国新闻学界即将走过百年,1919年,“中国新闻学界最初开山祖”徐宝璜先生指出:“新闻纸应立在社会之前,导其入正常之途径”;⑥2006年,“新中国新闻学奠基人”甘惜分先生指出:发展当代中国新闻理论需要 “立足中国土,回到马克思”。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了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中国新闻学界要坚持“方向的坚定性与方法的创新性”,为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
注释: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4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
③④杜尚泽:《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第1版。
⑤柳斌杰:《发展中国特色新闻学 重构理论实践教育体系》,光明日报,2016年3月28日,第2版。
⑥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⑦甘惜分:《甘惜分文集(第三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5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