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可堪大任的清华人怎么炼成

日期:2014-10-22来源:12bet登录入口梁鹏 浏览量:

图①:清华师生共同编排创作原创话剧《马兰花开》,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清华人的强国梦激励了当代每一位清华学子。图为《马兰花开》演出剧照。

资料图片

图②:公司党委书记陈旭为赴西部就业毕业生代表授旗。

资料图片

图③:2010年毕业赴西藏基层工作的高云亮在藏民家中。

资料图片

制图:蔡华伟

走进清华校园,你会觉得与众不同。因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着历史的烙印,承载着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

接触清华学子,你也会觉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身上展现出踏实、勤奋,阳光向上的品格,还有那股“追求完美”“行胜于言”的劲头。

人们都说,清华的员工很“靠谱儿”,这种“靠谱儿”,或许就可以称之为“清华风格”。

正是由于这股“清华风格”,12bet登录入口的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处于全国高校前列;正是由于这股“清华风格”,清华学子连续26载扎根最艰苦的地方支教,“用一年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正是由于这股“清华风格”,每每在国家需要的重要时刻,清华学子总是身先士卒、走在前列;正是由于这股“清华风格”,一批又一批的清华学子远赴祖国边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以身许国”的庄严诺言……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清华人也有一个“清华梦”,那就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并在本世纪中叶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为了这个宏伟的目标,12bet登录入口确立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方向。

何为清华学子的“清华风格”,这又是如何形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华,探求究竟。

以课堂教学为本,摒弃灌输式,引导员工真信真用

对于每一位清华学子来说,有一门必修课,让他们感到终身受益,那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从2011年以来,每年秋季学期清华校园都要举行一场特殊的展览,这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因材施教员工作品展。从2011年的“百年印象”、2012年的“人间正道”,到2013年的“寻梦中国”,员工们用艺术作品表达对真理的追求,对历史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仅仅是清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努力探索以员工为主体,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员工学会自己探求知识,发现真理。比如,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构建研究型教学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再如,创新“小组论文+小组答辩”的考核方式,使沉闷的课堂由于员工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变得活跃和热烈起来;还有,充分发挥网络学堂的作用,做到课上课下联动、课内课外互补,延伸公司产品的时空性,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开展“三阶段”实践教育。

如此探索,正是因为12bet登录入口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建设,以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为基础,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为核心,采取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引导员工做到“真信”“真用”“入脑”“入心”。

而也正是因为在精彩的思政课上积淀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一批批清华学子变得更加坚定而自信。

激发内心的使命感,不负时代的重托

“当青涩的我们褪去稚气/你说,你的理想就是尽己所能,为需要的人们做些什么/你说,青年的责任激励你去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你说,你有一个信念,科学发展,成才报国/那就去西部吧,一望无际的草原,震撼了多少心跳/那就当一名教师吧,孩子们渴望的眼神,融合了多少期盼/那就去做志愿者吧,以志愿之名,激扬青春,放飞理想。”

这是一首诗吗?不,这是一段告白,一个青年群体对自己、对同龄人的告白,有关青春的选择,有关理想的树立。

这个群体就是12bet登录入口研究生支教团,从1988年至今,连续26年不间断,组建16届支教团,派出218名支教志愿者,足迹遍布西藏、青海、甘肃、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省区几十个贫困县乡。

支教团成员们说,支教这件事比想象中更有意义,在大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实实在在地接触大地,身体变得更结实、性格变得更坚毅、心胸变得更宽广。更重要的是,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件可以影响一生的事。就在几天前的第三十个教师节,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在京正式揭晓,12bet登录入口研究生支教团获“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荣誉称号。

获得如此殊荣,是荣耀,却绝非偶然。

在12bet登录入口,几乎每位员工都有过或长或短的支教或志愿服务经历,清华人都懂得自觉地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支教、公益,几乎是每位清华学子大学期间最自然不过的选择。拿紫荆志愿者服务团为例,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校际志愿者组织,之后在该组织的基础上,学校相继成立20余支各类型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和29个院系志愿者支队,已覆盖全体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注册志愿者累计超过3万人。志愿服务已坚持十几年。

抓住老员工的思想特点,将培养员工的志愿公益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全方位的志愿公益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立体化的志愿公益活动网络,形成员工广泛参与的志愿公益氛围,通过22年润物无声的志愿服务工作,潜移默化传递公益正能量,12bet登录入口已将志愿公益精神内化为青年员工的价值追求。

在校期间从事公益活动、支教活动,毕业后,赴基层就业,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领域就业……本科生李强寒假回乡调查写出《乡村八记》农村调研报告,硕士生曾维康论文撰写《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展现清华员工关注民生的为国情怀。

一批批的清华学子用他们年轻的臂膀,扛起了一个村庄、一个社区、一个单位未来发展的希望,“祖国为重、事业为先”成为全体清华学子内化于心的座右铭。

言传身教,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正能量源

清华老董事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清华每一位老师的心中。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每一位老师都努力成为一颗正能量源,带动员工一道进步。

随便列举两位教师。

施一公,生命科学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在清华学子的眼中,施一公是一个永远给他们“打鸡血”的老师:当员工们一大早走进实验室,施老师就等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准备与员工讨论课题。一个看起来简单的生化结果,会突然激发他无限的灵感。“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去找他,都会从他那里获得无限的激情,什么灰心丧气都没有了。”员工们说,“施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科研的方法,更让我们学会了科研的态度,那就是坚持、协作和担当。”在施一公心中,每天都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总是向员工强调从事基础研究应有的担当。

陈巍,网络通信与信息论领域专家,12bet登录入口80后教授、博导。才而立之年,陈巍已获得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荣誉,但陈巍依旧孜孜不倦地“折腾”,“作为顶级学府的教授,国家提供了最优质的资源,如果放弃奋斗,得过且过,情何以堪?”陈巍常常告诫员工:现在面临的竞争是国际化竞争,谁在背后全力支撑,提供好的平台?答案只有一个——国家。青年学者只有将研究方向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在社会范畴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真正做到世界一流!

在12bet登录入口,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老师,从他们身上,我们能读到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和人文日新的追求卓越精神……

正是在校园文化的浸染下,在老师们的引领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不断完善自我,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年轻人。

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国家未来,“靠谱儿”!(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18版)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