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公司熊澄宇教授应邀在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的全体大会上发表题为“对新媒体未来的思考”,的主题演讲,受到与会中英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约100多代表的好评。
以下下是熊澄宇教授演讲全文。
对新媒体未来的思考
12bet登录入口 熊澄宇
据联合国官方网站报道,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十六届会议开幕之际,秘书长潘基文于纽约时间2011年9月13日上午11点15分首次现身社交媒体,与全球网友访谈互动。他在一个小时的提问过程中回答了世界和平、男女平等、粮食安全、巴以冲突、千年计划等各种问题,并且向网友介绍了个人的成长经历。这条消息进一步证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海量存储、实时交互、媒介融合、及时更新的特有优势,已成为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平台。
我在曾经用三句话定义过对新媒体的理解:1、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播相对报纸来说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来说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来说是新媒体。2、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时间段内,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形态。200年前的报纸、100年前的广播、50年前的电视和今天的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新媒体形态。3、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不会也不可能终止在某一固定的媒体形态上,新媒体将一直并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中。
媒体形态的变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传媒业界对历史上美国总统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通过报纸赢得竞选的报纸总统克利夫兰;利用广播鼓动民众的广播总统罗斯福;在电视直播中开始和终结总统生涯的电视总统肯尼迪;运用网络和新媒体与选民沟通互动的网络总统奥巴马。这种称谓实际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态与媒体形态的互动关系。新的媒体形态代表着新的社会生产力,把握了新的媒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就把握了社会前进的方向。
从过去认识现在,从现在展望未来。我们今天可以清晰地发现:新媒体凝练技术成果,新媒体改变产业结构,新媒体影响传播方式,新媒体构建社会形态。新媒体的未来必定从这四个方面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 新媒体凝练技术成果
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新媒体充分利用了最新的技术成果,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功能为一体,以快速、便捷和易于携带的方式被用户所喜爱。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个人信息终端iPhone的出现就是明证。在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发布了第四代iPhone手机的短短一天的时间内,60万部iPhone即被预订一空。2010年6月,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蒂(Katy Huberty)就曾预测,2011年底全球iPhone手机用户数量有望达到达1亿。
除信息终端外,从博客到youtube,从facebook到twitter,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也是整合多种技术的结果。界面更友好,操作更简单,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微博客twitter是一种异步整合的新型传播方式。它把博客和IM 的特长系于一身,信息发布简单快捷。既等同于IM 的发布方式,但是在网络人际互通中它又实现了短信息的异步即时呈现。它让信息的发布方和接受者处于平等的地位,都能全权处理收发的信息。据称2011年4月twitter注册账号数量已达到两亿。
移动互联网让人们处于“永不下线”的状态,如近一两年兴起的LBS服务,触屏的方兴未艾则充分调动了人们的触觉系统。新媒体技术延伸了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正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的延伸,不仅是人感官的延伸,更是人中枢神经的延伸。所以,将来的媒体形态,必然凝练最新的科技成果,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求。我个人判断,数字媒体之后,生物媒体将是未来最可能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因为它更能满足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二、 新媒体改变产业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7月12日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指出,2010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超过4亿,年底达到4.57亿,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成为网民。中国网民从2000年的2250万人增长近20倍。此外,中国手机用户2010年突破8亿,2011年3月底达到8.9亿,是美国3.03亿手机用户的近3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新媒体的发展让传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从规模上说,2010中国传媒产业中,移动增值服务达到1853.0亿元,占了整个传媒产业的31.9%,网络服务648.6亿,占了11.2%, 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移动增值服务和网络产业占到了40%多的规模,传统的报纸、图书、电视等产业所占份额逐渐减小。
以电子书为代表的数字阅读催生了诸如IPAD这样的新终端,加速了出版行业的重大变革;网络视频的发展,让网民可以随时、自由地选择内容,不再受电视频道的束缚,传统的电视行业受到较大影响。iPlayer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的一项播客服务,可以让用户根据个人需求,点播过去七天里播出的电台电视台节目,内容时长达350小时。该服务推出之后在英国网民中大受欢迎。日前,有线运营商维珍传媒宣布将在其有线电视网中推出更为人性化的BBC播客服务。用户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在观看BBC直播的频道时,只需要按下遥控器的一个红色按钮,就可以观看过往视频。
人性、个性和快捷是新媒体发展的直接动因。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未来,以发布新闻内容为主的媒体生产模式将转变为综合性信息内容生产并提供即时信息服务的全媒体形态,代表先进生产力方向的新媒体产业将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 新媒体影响传播方式
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交互传播到遥在和沉浸的发展历程。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态是交互传播的典型。
互联网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Web2.0的兴起使原来的人机互动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传播,复合型的传播模式代替了单一的传播路径和平台,以互动性、即时性为特点的微博等开放型信息传播平台的出现颠覆了信息传播的传统路径。
在结构上,微博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多元非线性结构,这有利于用户之间的互动式表达。在传播方式上,它糅合了传统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并通过用户之间的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实现交互传播,相互影响。微博在中国已经成了几千万人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平台。人们通过微博传递和关注最新的社会事件,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根据兴趣点构成和变换不同的社交群体。除个人用户外,在新浪的“媒体汇”里,约有500家新闻机构开通了新浪微博,其中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和电台等不同类型。
随着交互式媒体的发展,移动媒体出现,以及未来物联网的革新,我们将沉浸在一个媒体萦绕的环境下,新媒体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虚拟遥在和沉浸式传播将随之到来。以移动互联网络为通信基础,具有更长电池续航时间和清晰的显示技术及影像还原技术的便携式终端会成为未来媒介终端的发展方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的传播平台将从理论变为现实。
四、 新媒体构建社会形态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如此,我们可以认为,新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影响,从而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改变和完善。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发布者,并且可以让自己的声音传达出去,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自我期望。美国学者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倾向于打破隔离,融合社会场景,从而模糊角色,消解权威。互联网已经以其多点状分布带来的高度表达自由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权威和经典,而式样更多样的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媒体更是提高了使用者的自由度,由此带来个体意识的增强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
在新媒体技术推动下,社会群体已经由“大众”向“分众”过渡。不论报刊的种类、电视频道数量、每年电影产量、图书出版数量、期刊种类、互联网社区数都有了几何级数的迅速增加。媒介早已开始区分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始有目的的投放内容。另一方面,社会个体经济、教育水平的差别与兴趣爱好的不同,也自发地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新媒体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分众”的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以SNS为代表的网络技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构筑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一些在现阶段难以实现的现实需求,可以通过这个虚拟的社会探索和实践,为现实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实验空间。互联网的精髓是自由、开放、合作,新媒体推进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开放,打破了社会的金字塔结构,向着扁平化的社会结构发展。它培育的公民意识,将我们所期望的民主、平等、自由等理念带到现实社会中来,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发展成熟。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在虚拟社会中探索建构理想社会的可能性。
我们说,民主社会、市场经济、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人类社会对新媒体的未来充满着期待。在2003年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一致通过的《原则宣言》中对信息社会的未来有这样一段表述:“在此信息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使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我想,这就是我们对新媒体未来的基本思考。
2008年北京奥运的口号是"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梦想",表述的是求同的愿望;2012年伦敦奥运的口号是"一个城市就是一个世界",表述的是存异的思考。新媒体就是在社会求同存异的双向推动下不断的向前发展。让我们踏着坚实的脚步,伸开双臂,像迎接明天的太阳一样,迎接新媒体的未来。
--------------------------------------------------------------------------------
[1] Twitter称其注册帐号数量已超2亿 艾瑞网 http://web2.iresearch.cn/87/20110430/138469.shtml
[2] 《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崔保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4
[3]《原则宣言》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战[EB/OL]http://www.runsky.com/homepage/mobile/union/trends/userobject1ai399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