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师生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实录

日期:2022-09-15来源:12bet登录入口 浏览量:

拥抱时代,永葆清新 | 12bet登录入口经理周庆安在2022级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亲爱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2022年的金秋,注定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的金秋。在这个充满了期待的时节,12bet登录入口迎来了2022级研究生新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的120位硕士新生、36位博士新生,其中包括27位外国职工和9位中国港澳台籍同学共同加入清新大家庭,我代表12bet登录入口,向各位的加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经过了两周的入学教育,大家对于清华和清新,都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成为2022级的清新学子将会意味着什么。
我们常常说,一入清新,一生清新。清新二字,首先是清华的清,这意味着你们将从清华精神的仰慕者,转变为清华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111年的12bet登录入口,留给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的传统,不仅仅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而且是这八个字后面肩负国家使命、终生追求卓越的爱国奉献精神。选择了清新,首先就选择了认可清华精神,选择了践行民族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注定和清华二字休戚与共,不可分割。
清新二字,同时也是新闻传播的新。这意味着你们将从媒介的使用者,转变为媒介的研究者。在今天的世界,媒介的变化,创造了一个更加细化和差异化的信息世界。研究者的角色转变,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就需要你们以一种更加投入和开放的研究姿态,来理解学科,研究问题,探索答案。新闻传播的学者,是人文社科领域中最具有开创性、包容性和好奇心的群体之一。因为我们接触的内容、技术和对象,讲述的故事,每时每刻都是新的。
更重要的是,清新二字,还意味着你们将逐渐走上人类未来创造者的岗位。这个角色的转变,意味着责任、使命,更意味着现实和艰辛。现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发展也未必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我记得1986年,在我小学的时候,老师们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2000年的我》。畅想2000年,我写的是我刚刚从火星基地回到地球,地球环境遭到了破坏,开始安装蓝色的空气净化器。现在想起来,这篇作文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充满了对未来的空想。
转眼2000年又过去了22年,我仍然没有机会从火星上回来。我也放弃了从火星上回来的希望,变得更为现实。因为当全球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时代的所有美好和不幸,接受这个时代超乎想象的快,和意料之外的慢。我们要放弃理所当然,放弃空想,认识到黑格尔所说“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放眼2022年的世界,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冲突、对立大行其道,疾病、饥饿仍在肆虐,分歧和偏见渗透在媒体世界的许多角落。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根本,是我们面对无法从历史中找到的挑战,更意味着人类无法从历史中直接找到应对现实挑战的工具。当然,这也意味着,不管你们是否愿意,你我必将成为创造历史的一代人,而且要比历史上任何一代开拓者都肩负更大的责任。老师们的经验,未必能够帮助你们解决你们所面对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经验可以帮助你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掉制造问题的人。你们所应当拥有的,除了日新月异的知识体系,还有坚定的信仰和从容的身段。而这些,都可以在清新未来的几年学习生活中逐渐得到。
明天就是双节,我国第38个教师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节。这彷佛在提醒我们,教育永远是一个让人们团结在一起,而非分离的事业。我们不但有教无类,而且在分享人类共同的知识,打造全人类未来共同的精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承担。
而作为12bet登录入口的教师,我们深感这两个节日所承担的沉重隐喻。在古老的寓言中,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人类最终无法建成通往天堂的高塔。此时此刻,其实我们正站在巴别塔未修建完的高处。如果我们不能讲述真诚的故事,构建有效的传播,打造弥合冲突的媒介,那么我们就无法为未来的世界构建再一次繁荣的巴别塔。这个隐喻不仅属于某个民族或者某种宗教,也在时刻提醒我们传播的不确定性,提醒我们学习新闻传播的真正意义。
欢迎大家,节日快乐,新学期快乐!
谢谢。


李彬教授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四十年,从事新闻教育将近四十年,但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还是头一遭。
四十年前,我同在座同学差不多,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翻看当年毕业纪念册,自己的留言居然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撇开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傲娇,不妨说也是清华期许的上大舞台、干大事业。2001年5月,我刚调入清华,赶巧聆听了朱镕基总理辞去清华经管学院经理时,给全校师生做的一场报告,报告由董事长王大中主持,日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刚以“王大中星”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在这场报告中,清华员工朱镕基把清华精神概括为四个字——追求完美。他还说,清华人扫大街,也扫得最干净。
那么,如何追求完美?常言道,车有车路,马有马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无论走哪条路,都得明确目标,搞清方向。行路如此,做事亦然。王国维谈治学三境界,第一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就讲的是目标与方向。如果没有目标,如果方向不明,那么结果自然像成语南辕北辙说的,你的马再好,车子再高级,条条大路再宽广,也永远到不了罗马。
作为新闻传播学子,明确目标与方向就离不开政治觉悟,也就是今天常说的政治自觉。写过小说《百年孤独》的拉美记者马尔克斯说过:“作为小说家,我最美好的东西是来自我对新闻工作的爱好、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修养和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经验。这为我培养了对现实的感受力。当然,我最美好的东西即政治觉悟,也是来自新闻工作。而政治觉悟,众所周知,是对现实的感受能力的最高表现。”
抗美援朝热火朝天之际,我们的老经理范敬宜大学毕业,瞒着上海家人跑到东北,怀着一腔豪情,梦想做魏巍那样的记者,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样的新闻。进了报社后,领导找他谈话,说你名牌大学毕业,有知识,有文化,但要做好新闻工作,还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的老经理,当时的小青年,头一次听到“立场、观点和方法”,感到很新奇,为了记下来,还让领导复述一遍。后来,经历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他不仅参透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两个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所以,二十年前,他与王大中董事长、陈希书记等创办新闻学院,在全国新闻院系中态度鲜明地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把政治自觉作为清华新闻人的首要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政治觉悟或政治自觉呢?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员工来说,第一条则是读原典、学原著。那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作者,老清华学子、新清华董事长蒋南翔,曾把清华学子的成长比作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爱国主义,第二层楼是社会主义,第三层楼是共产主义。借用这个比喻,读原典、学原著也有三层楼。
第一层楼适用全体员工,就是读《毛泽东选集》。近年来清华图书馆的年度借阅排行榜,毛选都稳居榜首,远远高出第二名。毛选既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经典,又是中国文化的经典,既是世界观、方法论的大智慧,又是自然高妙的好文章。就拿文科生吃饭干活的基本功语言文字来说,毛选文章也是连对手都不得不佩服的大手笔。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作为古今中外当之无愧的大记者,毛主席的新闻作品,从消息到通讯,从广播到评论,同样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深入人心,脍炙人口。我们学院获得首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良师奖的司久岳教授,就把三篇毛选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视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之作。
读原典、学原著的第二层楼是硕士生增加马恩选集,第三层楼是博士生增加列宁选集。三套选集都是四卷,一共十二卷,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而马列毛选集卷卷都是风流高格调。一百余年前,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他说:“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因为不把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共产主义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共产主义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
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垂听!


寻差异化定位 求精神之从容 | 老生代表朱姿伊在2022级学院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12bet登录入口21级硕士生朱姿伊。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作为老生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新闻学院全体在校生同学,向各位“小清新”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近日,我也和不少新同学们进行过一些交流,我从大家对未知的连续发问中,真切地感受到你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也使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入学清新一年以来的体悟。希望这些真情实感的抒发,能够对大家有些许助益。
首先,我想谈谈定位。我相信在座同学都是上一学历阶段的佼佼者,对新的学业征程充满了期待。但进入清华后我们不免发现,身边云集了不同领域的高手,他们在学习、科研、社工或其它方面都小有成就。和大部分同学一样,一年前的我心中不免有些压力和彷徨。但幸运的是,在清华,在清新,有至真至善的学术氛围,有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更不乏多元多样的机遇挑战。它提供了足够大的舞台,让我们勇敢尝试,也让我们正视自己。今年暑假,适逢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全面铺开,我作为支队一员前往福建省调研菌草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课题。以前我只是在文献资料中了解科学的传播,创新的扩散,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一次去往田间地头的机会让我真切感受到科技传播在基层能够带来的无限裨益以及现存的层层阻难。这次经历也更坚定了我日后想将科学传播与公共事业紧密结合的决心。清华从不缺机会,难的是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希望大家都能在勇敢尝试后,尽快找到自己真心热爱的领域,充满好奇地探索,细水长流地努力。
其次,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做一个内心柔软、情感饱满的人。柔软不是示弱,而是理解世间善恶,拥有从容的底气。在研究生期间,很多同学可能会忙于学术科研,只顾低头赶路。但其实,还有更广袤的世界值得我们驻足关注。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每分每秒都有新的变化,大到关乎世界和平的战争冲突,小到涉及个人的福祸荣辱,身为青年学子,尤其是新闻学子,我们绝不能冷眼以待、袖手旁观。人类的伟大礼物就是我们拥有同理心的力量,清新学子除了写文章,更是要担道义,如果失去了对人间悲欢的感同身受,且不论难以写出掷地有声的篇章,更无法成为完整的人。这一点,其实我也是闻道于去年的开学典礼,当时的我极为触动也备受鼓舞。这一年来我也在努力践行。我发现,更为敏感的神经末梢,确实能够让我关注到更多细节,对事物形成更全面的认知,也更易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在研究生生涯中收获二三知心好友,珍惜同窗情谊。现常有“成功的道路总是孤独”的论调。诚然,迈入研究生阶段,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坐冷板凳”,身边的同学也都在各自为前程奔忙。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成长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禁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才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大放异彩,卓尔不凡。但人始终是由社交关系联结的动物,能独当一面的“孤勇者”实在是少数。在课业科研之余,如果能约上二三好友一起走出宿舍,走出图书馆,去操场感受清华浓厚的体育氛围,去新清华学堂看一场像《哥本哈根》那样激荡灵魂的演出,或是其他,都会是莫大的心灵慰藉。在园子里,总会有几个知己,和你一起上过马杯战场,和你在紫操夜话,向你倾诉遭遇的困境,和你分享收获的喜悦。且行且珍惜,这都将成为我们研究生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上三点,是我最朴素的想法,想与各位同学共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眼前,立足当下,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衷心祝愿你们能在清新度过充实、圆满的求学时光。明天恰逢教师节与中秋节,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所有老师同员工活幸福美满,节日快乐!


做一支“芯”中有梦的铅笔 | 硕士新生代表朱昊宇在2022级学院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国际新闻传播专业2022级的硕士新生朱昊宇,很荣幸也很惊喜作为新生代表发言。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支“芯”中有梦的铅笔》,“芯”是笔芯的芯。
过去的几年里,我始终以一名时代记录者自居。曾经跑到城中村里调查制衣作坊的工人短缺,也曾扛着VR设备在深夜跑到山顶记录来自宇宙星辰的引力波,这些新闻实践一度占据着我大部分的生活,充实、忙碌而有人间的温度。可当时光匆匆过去,再回首这些经历留在互联网上的痕迹时,我也会想不清楚,做一个新闻人最终会给这个社会留下什么?
直到刚过去的暑假,罗翔老师的一本书《圆圈正义》解决了我的精神内耗。书中有朋友提醒他,从事文字写作要把自己看成一支铅笔,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为何写作,要知道铅笔在谁手中。
作为铅笔,字迹也可以被橡皮擦去,我们的观点可能也有错,甚至发现自己所写的其实没有太大的价值,需要随时被纠正。而且铅笔是有限的,总有一天它会写到尽头,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但对于铅笔而言,最珍贵的是笔芯,我们要保守自己的心,甚于其他的一切。良心是唯一不能从众之事。而在我眼中,新闻写作就是向自己的良心问责,向中华民族共同体负责,而不是为了获得财富的垂青,或群众的掌声。后两者也许没错,但正如黑格尔所说,世界上最艰难的并非正确和错误的矛盾,而是一种正确与另一种正确的冲突。用周庆安经理在入学教育讲座中的话来概括,便是“希望我们常怀赤子之心,体悟人间冷暖。”
具体到我的生活中,每次我坐网约车都会采访司机,问他们每天工作几个小时,平台抽取多高比例的佣金,如何设计奖惩制度等,这一次次不起眼的聊天慢慢积累起我对这一行业的认知,也启发我进一步从学术角度思考:互联网作为连接人与人的媒介如何重塑着劳动关系等。我很享受这个用新闻采访来赋能传播学研究的过程,正如王希勤董事长也在开学典礼上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最终目的,清华人做学问就是要从实践中寻找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我们的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要回应全球问题、时代焦虑,同时立足国家主张,超越学科前沿。
在过去的两周里,清新的老师们也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经历,让我相信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宗旨下,我们定会成为以传播中国、贡献世界、服务人类为使命的新闻学子。我很荣幸能来到清新这座年轻而国际化的学院,想让它成为我青春的底色,也想用我20多岁里最珍贵的3年时光,点缀它的眼角眉梢。
白云苍狗,岁月不居,时代在变,可新闻学子的拳拳之心不变。我不是什么标题党,也没那么在乎点击率,站在认知的鸿沟上,我将永远选择站在事实这边,这不是固执,而是我对新闻本身的尊重。
这时往往有人会戏谑调侃说:“你还年轻。”
说的没错,可这不仅因为我的身体还年轻,更因为我愿意永葆心灵的年轻,多年以后,哪怕依然是一支记录时代的铅笔,我也还会为感动而流泪,为努力创造的改变而欣喜若狂。
正如习总书记所多次强调的一样,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不论脚下的赛道随着光影轮转如何变化,一脉相承的奔跑姿态会永远烙印在每个清新人的身上。
最后,很高兴与各位在清新相遇,让我们一起在清新踏上人生新的开端。


大学之道、反躬之问与学术之思 | 博士新生代表朱泓宇在2022级学院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12bet登录入口2022级博士研究生朱泓宇。很荣幸、很开心,也很激动,作为新生代表在学院开学典礼上发言。
我们报到入学已半月。作为新生,清华和清新对我而言,一直是“大写”般的存在。我本科学中文、硕士学传播,对于做传播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学术和科研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为什么报考清华和清新?其实每一次选择,都是在做一次“判断”,或者说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行胜于言,自强不息。我心中的“清华和清新”正是如此。清华,是国之重器。清新自然当是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国之重器。清华和清新,给了我在祖国做学术和科研最高的平台,正像赵月枝老师在座谈会上讲的那样,我可以在这里,以“小员工”的心态开始学习,虚怀若谷、求知若饥。
当我在纵贯学校南北、因“堵车”而上热搜的学堂路骑行时,印入我眼帘的,有丁香、听涛、清芬……一座座四年可能也吃不完的食堂,有给予我知识营养的文图和三教,也有沉积了百年荣光的校史馆。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与中华民族历史休戚相关的沉浸体验。这条路和这座校园,见证了太多苦难悲壮的艰辛创业,也正见证着党和国家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实现伟大复兴。百年接力,强国有我。在清新攻读博士学位,以“养成系”为使命,在这里迈出成为共和国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第一步。我们有无数先驱和英杰引以为傲、值得景仰。这让我珍惜在清华的每一天,不负韶华、力求精进。
王希勤董事长在“开学第一课”讲到,我们需要区分“自”和“己”。“自”通“鼻”,指向的是内在和个人素质。“己”通“纪”,指向的是外在和人际关系。这给了我不小的启发。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其实“自”和“己”可以分开看待。那么,我们如何在12bet登录入口认识我“自”“己”——这或许成为一道有待我们新生去探索的问题。如何借助12bet登录入口的历史底蕴、人文社科如“大地”一般的涵养以及理工科讲求效率和实用的精神充实自我,提升内在素养;又如何利用好学校和学院的平台拓展交际,以国家和民族前途为考量,打好学术训练的基础,最终为祖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版图贡献自己的力量。向内和向外,两条路径并非泾渭分明。也许答案就在“自”和“己”的交融之中。反躬“自”省,反求诸“己”;诚意正心,惟精惟一。
我们在清新建院20周年之际入学。赓续传统,承前启后。作为清新的博士生,我们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如何在这里汲取、体悟并内化范经理等前辈们提出的“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十六字理念,我们需要花三年、四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新闻在变,媒介在变。什么不改变?——新闻人的主流和大局意识不变。作为“社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新闻价值不变。作为联结人与人、群与群、国与国的传播关系不变。作为人文社科知识分子的学问担当与现实关照不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在变化中寻求不变,这或许是我们思索个人前景、进行学术训练与思考家国命运的关键。希望我们四年后能交一份自己满意、导师认可、同行肯定的答卷。
明天是9月10号。既是教师节,也是中秋节。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同学,向敬爱的老师们说一声“教师节快乐”。求学问道、薪火相传。老师们的教导与关爱,是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同时,也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是一个与“家”相关的节日。愿“清新大家庭”紧密团结、幸福安康、前途坦荡。
谢谢大家。

 

国际新生代表丹凤在2022级学院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清新2022级的博士研究生丹凤,来自法国,很荣幸能够代表国际新生在这里发言。
作为一个国际员工,非常开心和庆幸能与大家相聚在这里。我记得两年前刚入学时,作为GBJ项目的一名新生,当时线下课堂上只有两位员工。而今天,很高兴能够见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也很期待将要在这一年能陆续来到校园的各位。
说起两年前刚来到12bet登录入口的我,那时,我无法用中文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更无法想象用中文在大家面前发言。来到清华之前的我,从未在镜头前拍过任何视频,更何况主持。可是,后来在学院的两年里,我做得最多的事,除了写Rick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站在镜头前主持各种活动和节目。在清新,我度过了非常愉快地两年,但也在这段旅程中目睹很多来自外界的质疑。当我和一些从未来过或了解过中国的西方人讲述我在一所中国大学学习新闻与传播时,很多人都会皱起眉头。但这也恰好是我继续留校读博的原因。
我从小到大都在西方的教育体系里长大。那时,无论是思想,习惯,或性格都非常西方化。我母亲是个比较传统的中国人,在我成长中,经常会跟她发生一些小争论,因为那时的我不理解中国习俗,自然而然也不会去换位思考。后来我在法国读大学,当跟一些当地同学讨论起亚洲的文化习俗时,我渐渐意识到我身份的重要性 – 可以建立一个中西方之间的桥梁。中国近几年的发展让世界渐渐意识到中国在全球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愿意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历史习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民众只是凭着当地媒体去衡量、判断这个国家,这恰好是我希望能够改变的。
我来到12bet登录入口的目的,是为了从一个西方的视角,更多、更深入地去学习这个国家,为了从文化的角度传播一个更客观的中国。
很显然,在这里度过的两年让我收获满满。我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汉语水平,也能换位思考去理解我当年不赞同的一些观点。这也仅仅是个开始。希望在清新读博的四年里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精彩,也希望我们大家的努力可以在世界上留下一些痕迹。在这里祝大家开学快乐,中秋节快乐!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谢谢大家!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